給 女 兒 的 第 26 封 信
張 忠 謀 自 傳
今天要寫給妹古的信是上次把鼻和妳在舊書攤買的一本書,雖然是1998年出版的書.但把鼻唸完後感觸極深,因此也一起給妹古與同年紀的台灣青少年們分享.
張忠謀,現任台積電董事長,也是台灣半導體教父.1985年他自美國回台,為台灣半導體業開疆闢土.如今在全世界的半導體業界,張忠謀(Morris Chang)的名字,可說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.但是,你們幾乎無法想像,一個18歲青年高中畢業時,曾立志要走文學當作家的張忠謀;一個20歲哈佛大一新生結束還不知道人生要走那一個科系的張忠謀;甚至到了24歲碩士畢業(MIT麻省理工)後差點進入汽車工業的張忠謀;竟然在人生的轉淚點上,意外走進半導體業,而且後半輩子改變了台灣整個電子科技業.
1998年,66歲的張忠謀,堅持自己用中文一字一句寫下這本自傳(而非文字記者採訪由他人轉載).他要用自己的筆跡,呈現最真實的張忠謀.
回顧張忠謀高中以前的求學史,可說是中國戰亂的逃難史。從小學至高中,由於日軍侵華,張忠謀求學過程斷斷續續,從南京到上海,又從上海到香港,再由上海逃到重慶。二戰結束又回到上海,共產黨又發動內戰,在1949年大陸淪陷前又回到香港。他的自傳中提到,在中學期間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無法安心在學校上課,不是在逃難、逃難,就是躲在家中躲戰亂。雖然如此在家自修期間,他的父母教他唸古書,打字,學英文;後來打字竟然成為日後赴美留學課餘打工賺學費的謀生技能。
張忠謀高中時期,由於對中文文學的熱愛,舉凡老子、韓非子、荀子、詩經、史記、論語、孟子等古文,現代小說劇本
散文皆專精熱衷。在學校還辦報紙寫文章.一度想將來從事作家的行業.高中畢業也曾短暫唸過銀行系(張忠謀的父親是銀行家),但這一切的夢想隨著1949年大陸淪陷而破滅,此時18歲的張忠謀在香港獨自起程到美國打拼,展開人生的科技生涯,只因父親的一句話:[國難當頭,以科技救國].
赴美求學六年中(哈佛一年.麻省理工學、碩士五年).張忠謀的成績也不是都是第一名。他自傳中提到哈佛大一結束,物理.數學和英文得A,化學和人文學得B,總成績在前10%內;在MIT學士畢業約班上前1/3等級,MIT碩士畢業的前1/4等級.但是張忠謀求學時的態度卻是不斷地思考.弄懂.嘹解,有時甚至在餐廳在寢室也和同學 老師討論課業上疑難之處.這對日後進入美國半導體業[希凡尼亞](Sylvania)及德州儀器工作時,不斷思考.創新.研發奠定良好的基礎.
一個在戰亂中成長的孩子,幾乎都靠自修唸書.專研文學也是憑藉高度興趣,如果沒有國難.神州淪陷,就沒有赴美的張忠謀;如果哈佛大一結業,沒有父親及叔叔的建言就沒有轉學唸MIT機械系的張忠謀;如果沒有碩士畢業二度博士落榜,可能就沒有半導體的張忠謀(而是多了一位大學教書的教授); 如果沒有因博士落榜而急著找工作,錄取的福特汽車公司因堅持原本月薪不調整.不講價.可能就沒有進入[希凡尼亞]半導體的張忠謀;如果沒有[希凡尼亞]的管理經營不善,可能就沒有27歲就跳槽到德儀的張忠謀,很可能就沒有41歲時就主管全球半導體部門的資深副總裁張忠謀.
妹古以及青少年朋友們,人生有無數的意外,挫折,打擊及考驗,只要永遠持續學習.求知.永保天真及熱情,就可能有無限想像的未來.就像張忠謀在自傳中提到的[我在自修半導體時告訴自己;學東西要徹底了解.我一字.一句.一段慢慢地讀,讀了又想,想了又讀]這句話給現代的青少年求學唸書時做參考.
把鼻 彭聖勇 2010.10.12 (妹古11歲3個月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有任何問題彭醫師很熱意為你服務。諮詢專線 03-5528720 院址:新竹縣竹北市博愛街31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