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女兒的第30封信
~阿婆的童年~~
妹古,你的阿婆(把鼻的媽媽)於1939年出生於竹北新社,原本姓林(叫林燕子)。五歲時因生母家境清寒無力扶養孩子,阿婆被送至湖口沈家當別人的女兒(即養女,其實是賣小孩,以前日據時代窮苦人家生一堆小孩,無奈的父母就把孩子賣給別人扶養) 。所以阿婆從此改姓沈。
1944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年,阿婆的生父(即外曾祖父)被日本軍艦送至南洋作戰當軍伕,不幸戰死他鄉,從此阿婆失去了父親。
五歲原本是該上學的年紀,但阿婆那個年代的養女,是沒有上學讀書的命。五、六歲起開始要幫家裡做工,舉凡煮飯、掃地、洗衣、照顧弟妹等家事外,每天還要到田裡除草、割稻、砍柴、撿木頭回家當廚房燃料。
八歲時,阿婆有一次在田裡撿柴、砍柴時,突然間身旁出現一隻大蟒蛇,而且近得阿婆隨時可能被吞食的距離。當時阿婆嚇得臉色發白,差點尿失禁。此時阿婆嗚住口鼻,原地不動,完全不發聲,大蟒蛇才徐徐爬走。事隔六十多年後,阿婆每當想起這驚天動地的一幕,心中的恐懼,仍餘悸猶存。
十歲時(1949年)沈家搬家到台北市六張犁,阿婆不僅仍然每天有做不完的家事,還要到山上餵養家禽(如雞、鴨、牛等) 。由於六張犂附近有軍營靶場,每當軍隊打靶完,阿婆都會跟著大人跑到靶場去撿彈殼,彈殼含銅,可以賣錢貼補家用。
阿婆小時候也嚮往那些家境好能快樂上學的孩子。十一歲時,有一天在外趕鴨子到河邊喝水,正巧遇到其他小朋友下課,於是阿婆也童心未泯地跟著他們玩子彈槍,沒想到玩興結束準備集合鴨群回家時,竟然發現鴨子少了一隻.這下可慘了, 阿婆東尋西找怎麼算鴨子就是少一隻,最後只得硬著頭皮回家。當然回去後少不了被挨罵處罰,當天晚上外曾祖母罰阿婆睡在牛寮中,那裏只有稻草沒有棉被,只有蚊子沒有暖氣,冬天整夜冷到打冷顫睡不著又害怕。至今阿婆仍忘不了露宿在外的痛苦(事後才知,鴨子少一隻的原因是被野狗吃掉了) 。
阿婆十二歲時就離家外出工作賺錢了,在夜市麵攤收拾、洗碗,每天從傍晚工作至凌晨二、三點;早上起床後還要撿菜、洗菜、洗豬腸。在夜市工作四年,吃住都在老闆家,一年只回家一兩次,每個月台幣60~80元薪水全部寄給外曾祖母。
十六歲時,阿婆換老闆到建中福利社上班,也是打掃、收拾及洗碗的工作。阿婆的國語就是出外工作這幾年學得標準又輪轉。此時每月100元的薪水也要準時寄回家。
十九歲時,阿婆到台北市的一家報社工作,負責報社員工廚房煮飯,因為快到適婚年齡,每月300元的薪水中,阿婆可以存100元將來做結婚花費,另外200元仍要交給外曾祖母。
1960年,阿婆21歲,經由媒人的介紹,嫁給妳的阿公。結婚時,阿公在郵局上班的月薪只有800元。
前幾年有一部很紅的日劇「阿信」在台灣播出後,造成轟動。阿婆好像連重播時又看,她前後看了兩遍,有時邊看邊掉淚。把鼻想阿婆艱辛的童年就是「台灣阿信」寫影吧!
把鼻(爸爸)彭聖勇 2010.11.13 (妹古11歲4個月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有任何問題彭醫師很熱意為你服務。諮詢專線 03-5528720 院址:新竹縣竹北市博愛街310號